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皮山高中走廊里,一句句清脆的“袁老师,您好!”穿透风沙。这声音的主人袁福生,舒城一中教师,其跨越山海的生命足迹,正无声诠释着母校“日厚其德,日进其业”的校训精髓——当师者的德行如大地般日益厚重,其育人之业亦如江河般奔涌日新。

德厚流光,生命之舟渡厄困
“不能就这样让孩子被病魔打倒!”面对罹患白血病的维吾尔族学生阿伊古丽,袁福生的心被瞬间揪紧。这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女孩,几十万元医疗费如同天堑。袁福生深夜拨通舒城一中的电话,一场名为“皖疆同心·生命护航”的爱心接力迅疾启动。短短两周,5万元善款载着五千公里外的牵挂飞抵新疆,为年轻生命重新点燃希望之火。病床前,他通过微信传递勇气:“日厚其德”的仁心超越了课堂与地域,在挽救生命的同时,更将民族互助的根须深植于两地师生心田。
业进无疆,智慧星火燎戈壁
面对文化课基础薄弱的维吾尔族学生,袁福生巧妙架设“皖疆教学桥”。他将安徽高效教学法引入课堂,更慧眼采撷皮山丰厚的非遗文化宝藏,将其有机融入思政教学。课堂沉闷的幕布被猛然撕开,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,正是对他创新实践最热烈的回响。“孩子们明亮的眼睛,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”——这动力推动着“日进其业”的探索车轮,让知识的清泉在沙漠边缘汩汩流淌。
德业薪传,胡杨深根连皖疆
“教学如烹饪,火候调味皆学问。”袁福生毫无保留地将这“育人真经”传授给皮山青年教师黄霞兵与马得义。从教学设计精雕细琢到课堂互动亲身示范,舒城的教学智慧在边疆抽枝散叶。如今,黄霞兵们的课堂成了学生最爱。黄霞兵感言:“袁老师不仅授业,更传递了教育的初心。”这初心如种子,在皮山教育的土壤里破土而出,让“德业日新”的活水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奔涌。
袁福生老师万里援疆路,正是舒城一中“日厚其德,日进其业”精神在时代壮阔画卷上的具象书写。师者之德,在万里驰援中愈显厚重;育人之业,于异域耕耘中不断精进。这穿越山河的教育之爱,如戈壁胡杨深深扎根,将个人奉献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浩荡长河,映照出爱国情怀最深沉、最坚韧的光芒——师者德业日新的每一跬步,都在为民族复兴的万里征程夯土筑基。
一审:杨正彪
二审:汪昌银
三审:邵江徽